2007年11月9日 星期五

尊貴的依怙主 貝諾法王 2007巡迴全台法訊快訊


十二月一日二日兩天(六、日) 於台北舉辦忿怒蓮師金剛鎧甲除障法會

常念此咒功德巨大,可遣除末法時期的一切怪病,消除修法中外內密中的一切障礙違緣,臨終時往生空行剎土。  
 
蓮師告訴毗盧遮那說,時值末法五濁惡世之時,眾生福報日衰損,天災頻傳,穀不豐收,邪崇厲行,世風日下,種種不知名、無藥可醫的惡疾傳染病毒流行,在眾生極苦的時代,要對十萬咒語精髓之金剛盔甲具足信心,若每天禁語持咒至少一○八遍,當唸滿三百四十萬遍以上時,用吹氣加持水,便能去除身體酸痛、頭痛、牙痛、神經痛等病痛。

「金剛盔甲」力如轉輪,能摧毀一切障礙,有如一切咒語、口訣心眼般地珍貴,極難值遇,無論在印度、中國、金剛座等地,均找不到此殊勝稀有的伏藏,即便是印度所有成就者與學者口中,也不可能聽聞此法,因為此法及口訣,僅蓮師擁有,誰有此法,便有金剛身。

「此法似如意寶珠,能滿足眾生一切願望。對如此珍貴稀有法要,受法灌頂者必須對上師三寶無比虔誠及發菩提心,並如法修持,再加上遵守三昧耶戒,必能獲得金剛盔甲功德,具足無比大力,往生蓮師淨土並且有彩虹舍利。」
 
忿怒蓮師金剛鎧甲簡介


  忿怒蓮師金剛鎧甲,譯音:古魯乍波貝瑪夏娃裡

  忿怒蓮師金剛鎧甲為寧瑪巴的巖傳極密法。據傳蓮花生大師受藏王赤松德贊之請,入藏弘法垂二十年,降伏魔外,度脫眾生,功德浩大,難以思量。蓮師尋思我所之法雖無錯謬,但恐未來眾生無智多疑,於法不信,坐失大利,殊堪憐憫。乃將未傳之法及已傳而未能普周於世者,藏之於地水火風空識等六大之中,囑其弟子按時出世,取以利生。其受托者應時出現,開掘寶藏,探取蓮師所藏之經法佛像鈴杵等物,如是名曰得登巴(取藏者)。以證蓮師授記之不虛。

  忿怒蓮師,身黑如礦,一頭兩臂三目圓睜,右手持天鐵霹靂所成之九股杵,左手轉動天鐵普巴,身上骨冠、骨飾、虎皮裙等莊嚴,以威立姿站於九面鐵身豬上。坐騎鐵豬發出吶吶的恐怖聲,眼耳鼻口等九竅中皆出烈焰。

  主尊之事業功德為鎮伏障礙、病魔、瘟神、惡龍、山精鬼怪、毒邪,持誦咒語滿三百萬遍後,自身如有金剛杵所編制之金剛鎧甲於身防護,百邪千毒所不能侵,具足智仁勇三種性尊(文殊、觀音、金剛手)之本性。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
憤怒蓮師金剛鎧甲,為蓮花生大師的秘密伏藏品。此法如精進修持,能預防及治療各種傳染性疾病,對瘟疫等惡疾效果由為顯著。法王晉美朋措上師曾多次開示:金剛鎧甲能有效的預防及治療各種傳染性疾疫。



法會誠徵護持贊助功德主:

15萬---純黃金嘎屋乙只 法王親自加持 ,內含:

1. 金剛鎧甲護輪.【依儀軌所書,首先以黃金汁液書寫曼
  陀羅,再如法加入各式裝臟物而製成】
2. 所依總聚甘露丸.(以白玉傳承為主之所有寧瑪派甘露)
3. 大藏經與論典集之印經版清洗所出之物製成之甘露丸.
4. 蓮師髮寶.
5. 連續轉生七世之婆羅門種姓(代表誠實無欺之義)肉
 身舍利.
6. .迦葉佛舍利子.

 除恭贈結緣品外,將以您之名義,於印度南
 卓林寺護法殿中,連續修法一年功德迴向。

5萬 ---半鎏金嘎屋乙只 法王親自加持 ,內含:
1. 金剛鎧甲護輪.【依儀軌所書,首先以黃金汁液書寫曼
 陀羅,再如法加入各式裝臟物而製成】
2. 所依總聚甘露丸.(以白玉傳承為主之所有寧瑪派甘露)
3. 大藏經與論典集之印經版清洗所出之物製成之甘露丸.
4. 蓮師髮寶.
5. 連續轉生七世之婆羅門種姓(代表誠實無欺之義)肉
 身舍利.

3萬 ---純銀嘎屋乙只 法王親自加持 ,內含:

1. 金剛鎧甲護輪.【依儀軌所書,首先以黃金汁液書寫曼
 陀羅,再如法加入各式裝臟物而製成】
2. 所依總聚甘露丸.(以白玉傳承為主之所有寧瑪派甘露)
3. 大藏經與論典集之印經版清洗所出之物製成之甘露丸.
4. 蓮師髮寶

1萬 ---白銅嘎屋乙只 法王親自加持 ,內含:


1. 金剛鎧甲護輪.【依儀軌所書,首先以黃金汁液書寫曼
 陀羅,再如法加入各式裝臟物而製成】
2. 所依總聚甘露丸.(以白玉傳承為主之所有寧瑪派甘露)
3. 大藏經與論典集之印經版清洗所出之物製成之甘露丸.

5仟 ---嘎屋 乙只 法王親自加持 ,內含:


1. 金剛鎧甲護輪.【依儀軌所書,首先以黃金汁液書寫曼
 陀羅,再如法加入各式裝臟物而製成】
2. 所依總聚甘露丸.(以白玉傳承為主之所有寧瑪派甘露)
3. 大藏經與論典集之印經版清洗所出之物製成之甘露丸.




台中法會地點
11月17日-11月18日大法會由 尊貴的 貝諾法王主法
法會地點:台中市向上國中
法會地址:台中市西區美村路一段389號

11 / 17﹙六﹚ 金剛盔甲大朵瑪除障大法會
AM 09︰30~12︰00-金剛盔甲大朵瑪除障大法會
PM 02︰30~05︰00-金剛盔甲大朵瑪除障大法會
PM 07︰00~09︰00-金剛盔甲大朵瑪除障大法會

11 / 18﹙日﹚ 金剛盔甲大朵瑪除障暨金剛舞大法會
AM 09︰30~12︰00-金剛盔甲大朵瑪除障暨金剛舞大法會
PM 02︰30~05︰00-金剛盔甲大朵瑪除障暨金剛舞大法會
PM 07︰00~09︰00-金剛盔甲大朵瑪除障暨金剛舞大法會

高雄法會地點

日期:九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.忿怒蓮師金剛鎧甲大朵瑪除障法會 AM9.00~PM9.00

日期:九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.忿怒蓮師金剛鎧甲大朵瑪除障法會 AM9.00~PM9.00

法會地點:高雄國軍英雄館
高雄市五福三路一四五號

台北法會

祈請 法王長久駐世放生法會

地點:基隆碧砂漁港
主法上師:尊貴的依怙主 貝諾法王
法會時間:2007年 11月 30日 星期五 上午10:00

欲搭車前往參加法會者,請洽中心登記。02-25920077傳真:02-25910021 施師姐.0928227115


台北法會活動地點三重體育館
欲知詳情請洽中心.02-25920077傳真:02-25910021 施師姐.0928227115
12 / 01〈六〉
am 09:30~12:00金剛盔甲大朵瑪除障大法會
pm 02:30~05:00金剛盔甲大朵瑪除障大法會
pm 07:00~09:00金剛盔甲大朵瑪除障大法會

12 / 02〈日〉
am 09:30~12:00金剛盔甲大朵瑪除障大法會
pm 02:30~05:00金剛盔甲大朵瑪除障大法會
pm 07:00~09:00金剛盔甲大朵瑪除障大法會

台北法會活動地點.三重體育館館址:三重市中山路1號
外縣市來賓:請於台北車站轉車
長途客運:國光客運三重站
高速公路:三重交流道->直走重陽路->左轉中正北路後約500公尺
公車資訊:636、638、639、617、520、232、616、14、801、292、227、62、264三重醫院站下車



聯絡人 施師姐:0928227115


欲知詳情請洽銅色山中心:台北市大同區大龍街22巷5號1樓.

Phone:電話:+886-2-25920077

Fax:傳真:+886-2-25910021


最新訊息隨時發佈於網站上,請諸位師兄大德密切注意,並廣為流佈。

再次強調密宗禮儀:

1.進入佛堂,或拜謁仁波切時,應先向上師及諸佛菩薩行三禮拜,要離開時則不宜跪拜
,合掌或問訊即可。

2.參加法會或拜謁仁波切,不宜遲到應提前到達!

3,不論何時,弟子的座位不宜高過仁波切,若仁波切席地而坐,為接受加持.或獻哈達
.或敬送禮物,應一鞠躬以跪姿趨前,請示時,應保持一定禮儀距離,不宜貼身近前,
退後時應面向上師後退,不宜馬上轉身!

4.仁波切之法像.佛像或法本不可直接置於地面,不可由其上跨越,應置於桌面或高處!

5,在佛堂聽法.拜謁仁波切或在聖蹟聖物前,不宜伸腿將腳掌朝向之!

6,會或聞法結束時,弟子可將供養金或小禮物奉上,代表感謝!當仁波切下座時,弟子應
起立合掌表示歡喜尊敬!

7 , 供養仁波切 喇嘛,或護持道場,是為自已種下福田,功德迥向法界眾生,我們自己亦
受加被,所獲福報不因金錢多少,而是依清淨的菩提心而定,然 "所謂福德,即非福
德,是名福德",若以三輪體空的發心供養更為殊勝!
8,仁波切經過身邊時應起身致意,避免踏過仁波切的影子.法衣.座位等用具。

9,為上師做事或長期親近仁波切,不可自恃驕寵,視之為一般朋友,應時時檢點身口意!

以上禮儀若不慎疏忽,應即刻懺悔或念金剛薩埵咒懺悔清淨之!





※法會結緣品~全省法會圓滿後於12/2(日)由尊貴
 的依怙主 貝諾法王親自頒贈。

密乘之起源

就佛陀所開示的教法而言,有顯乘和密乘兩種。
密乘教法流傳的起源,是本初怙主普賢王如來,傳授給與自己無二無別的五方佛。之後,歷代的傳承經由諸佛心印傳承、持明表示傳承與補特迦羅的口耳傳承,如此ㄧ代代地傳流至今。
在現代,有很多人喜歡密乘的教法,認為密乘的教法加持力很大,威力很強。但是我們一定要了解,密乘的教法是為了平等普利群生,使之證得究竟佛果而存在的,佛開示密乘的目的不在於讓眾生去圖一己的私利。佛在經裡曾提到,要經過多生多劫精進的實修,方能證得佛果。  
佛陀確實為小、中、大根器的眾生,分別傳授了很多相應的顯密經續法門,這些法門的目的都是相同的。根據所修法門的不同,達到目標所需的時間亦有長有短。
在區分主要的三乘佛法的特徵時,以用來譬喻貪瞋癡煩惱的毒草為例,小乘行者避開危險的毒草,大乘行者以對治力摧毀毒草,而密乘行者將毒草轉變為最勝智慧。

紅教大堪布-尊貴的 堪欽‧貝瑪謝饒仁波切親傳大圓滿心要

2006年2月4日 ,紅教大堪布-尊貴的 堪欽‧貝瑪謝饒仁波切親傳大圓滿心要


  
 【以下是大堪布的開示】 

今天是2006年新年的期間,我出自內心深處祝福大家一切都快樂、如意!

我們都常希望快樂幸福,所以過去的一年,不管是否快樂幸福,一切都把它丟在腦後,在新的這一年,相信大家一定都抱著更加強烈的希望,希望一切都能夠順利。

一般而言,人們通常都會抱著一個強烈的需求之心,由於懷抱的期望過於強烈,當不能實現時所帶來內心的痛苦,在這個時代更加明顯。其實這種強烈的期望,不管何時都是如此,都希望自己不要遇到困難,經常能夠心想事成,尤其在新年時間,這種想法也就特別強烈。

以我個人而言,這些期望能否實現,或許靠自己的成份比較大,而不是靠外在的環境,因為釋迦牟尼佛曾經講過一句話,「萬法由因生、彼因如來說」,一切萬法由原因而產生,從何而來呢?就我們人類而言,人類根門俱足,腦袋又聰明,能夠分析,所以這些應當是因緣和合,條件已經齊備了,在近起因和俱有緣都集合齊備的情況之下,實際上未來幸福快樂的因和緣,應該要靠自己去掌握,自己去達成。同時對於不順逆的外緣,也應當靠自己把它排除掉,這一切應當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。

如果我們把眼光放短、放小來看的話,我們這一生其實是非常短暫,只在一剎那之間。想一想,我們從出生到現在已經過了多少時間,這些時間很長嗎?不是很長,一下就過去了。未來我們還可以生活多久呢?自己完全不曉得,像我們這種沒有神通的人而言,未來確確實實還可以活多久呢?能不能很有把握的說,我還可以活一個月呢?不可相信的,生命不是非常穩定的,所以一輩子的時間是非常短暫的。

總而言之,痛苦和快樂的根據之處,就是有漏盡取的五蘊,而有漏盡取的五蘊從何而來?是從無始輪迴不斷的持續到現在,在未來不管什麼時候,還沒有証得佛果菩提之前,因緣俱集,業力煩惱集合,就一定會投生在輪迴裡面,得到一個有漏盡取的五蘊身。

可見得,投生不會像水乾掉、火滅掉一樣消失不見的。可以想見在未來長久的時間裡面,我們還要繼續投生在輪迴裡面,因此就像前面所提到的,這輩子還沒有死亡之前,苦樂依靠之處,就是有漏盡取的五蘊所形成的身體。

我們所講的內容,是以大家都是內道佛教徒的基礎來作討論,但是不管是不是佛教徒,內心確定有一個「如來藏」存在,這是肯定的。肯定有「如來藏」存在之後,我們要學習什麼呢?如果上上根器的話,從聲聞、獨覺、聖門一直到大圓滿教法中間的九乘次第之教法,一切都能實修的,他所實修的所有一切內容,歸納起來,就是佛陀曾經開示過的一句話,「諸惡莫作、眾善奉行、自淨其意、是諸佛教」。佛陀所開示的八萬四千法門教法的內容,全部把它歸納起來的精華,這是這個偈子。

前面談過,這一生的痛苦和快樂,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,這句話的意思,乃是釋迦牟尼佛曾經講過的這一句話的,仔細分析一下,在我們自己的身語意三方面,正如佛陀前面所開示的,身語意一切的罪業,不管是粗還是細,都不要去做;一切的善行不管大、小,要努力的去做,努力的去進行,心裡面要有這樣的想法,因此說「諸惡莫作、眾善奉行」。

我們經常覺得有敵人以及親友之分,不過要了解,沒有外在的敵人,實際上,這種二分的想法所認定的敵人和親友,是我們內心一種顛倒錯誤的想法,自己認為這個人是我的親友,這個人是我的仇敵,因為有這種想法,才會有敵人和親人的分別,所以這是一種錯誤顛倒的想法,實際上遍滿虛空一切所有的眾生,全部都是我們的親朋好友,應當要有這種認識,所以並沒有任何的敵人,因此學習如何調伏顛倒錯亂的心,叫做「自淨其意、是諸佛教」。

如果能調伏這種二分法的心,也就沒有外在的敵人了,所以這個方法在一切典集、經文、一切的口訣裡面都曾經開示過,然而要如何調伏呢?方法非常多,因為內容有粗有細,粗細的部份,就是按照學習的人,他的根性是什麼?他的聰明、程度、根器是什麼?他的想法、意願、喜好是什麼?因此所開示的方法無量無邊,有深有淺非常之多。

前面所講的內容,特別是針對我們普通的凡夫俗子,而就凡夫俗子而言,有一個特色,在【入菩薩行論】之中云:「希望得到快樂,但是因為愚昧,把快樂當仇敵消滅掉;希望遠離痛苦,卻因為愚笨,直接跑到痛苦的前面去了。」這就是我們現在真真實實的情況,如果我們跟畜牲道的動物比較看看,人類算是非常非常聰明的,精通很多事情的,是萬物之靈,如果我們從人類很多做事情的方法來反省分析的話,會發現有一些人的做法,可能比動物還要糟糕,還要更加糊塗。

吉美林巴尊者曾經講過,有人希望得到財富,但是他的做法卻會使自己變成窮光蛋,雖然每個人都希望得到財富,但是怎麼發財呢?有的人用的方法是去偷去搶,這種做法會導致什麼後果呢?偷盜別人的財富是屬於「不予取」,「不予取」生生世世感得的果報就是一個窮光蛋,而窮光蛋的不共業就是偷盜「不予取」,他所運用的方法就會導致這樣的後果。

所以我們暫時都還在輪迴裡面,將來我們也希望能投生在天道和人道,因為在六道輪迴之中,暫時也有一些有漏的快樂可以得到,我們都有這種想法,但是得到有漏的快樂,以及投生在天道和人道的因是什麼呢?是不是靠我們現在這個身體呢?不是的!靠我們現在這個語言嗎?不是的!靠著地水火風這些元素嗎?不是的!

若想要投生在人天善道的話,應當靠著現世就要斷除十種不善業,好比大家過去世一定做過很多的布施、守戒律,現在才能夠得到人身,所以得到人身的因,是斷除十種不善業。再者是不是靠我今生的靈魂,將來可以得到人類的身體呢?不是的!是不是靠著我現在的身體,將來可以得到人類的身體呢?不是的!因為我們死亡之後,這個身體埋在泥土裡面,它就爛掉了,變成泥土,變成灰,但是我們的神識離開身體之後,受到業力煩惱的控制,投生在六道中不曉得那一道去了。

所以如果要讓神識投生在天人善道的話,最小最小的原因就是斷除十種不善業,如果還要更加進一步的話,就是要守八關齋戒、優婆塞、優婆夷的戒律,以及沙門比丘的戒律,這個是「分別解脫戒」,上面還有「菩薩戒」,之後是密咒乘的持名儀,這些都是得到天人善道不共的原因。

斷除十種不善業,從身體的方向來分析,身體的不善業是殺生、偷盜和邪淫,但是能夠守護,能夠做到的又有多少人呢?大概非常少。然而我們卻都希望未來能夠發財,外貌能長得非常的漂亮,要投生在天道和人道,享用很多的快樂,非但有這種想法,更希望這種想法能夠實現,但是要讓這種想法實現,它的原因卻是必須斷除十種不善業。

若要斷除十種不善業,以殺生而言,雖然真正殺一個人的情況非常少,但是譬如走路的時候,腳底下踩死了螞蟻,開車壓死了許多的小動物,又有多少生命是因此而死亡的呢?這些殺生其實很多的,但是我們不知道,而在我們的想法裡面,卻都希望自己下輩子能投生在天道或人道,可是以我們前面講的作,未來要能投生在人天善道是不可能的。因為所造的「因」是一個不善業,而目標卻放在要得到快樂的「果」,這大概是一個諷刺,但是我們就是這樣過了一生。

就我們人類而言,無不希望趨吉避凶、離苦得樂,只想要得到好的部份,而把痛苦、缺點、過失這些部份丟掉,如果這樣子想的話那我們首先要了解,自己的身語意三門,到底有那些缺點?有那些優點?認識之後,才可以把不好的部份排除掉。實際上想要離苦得樂,培養功德、去除掉過失的話,應該是靠自己,因為自己的痛苦、缺點應當靠自己想辦法把它去除掉。

佛陀曾經開示:「因緣會遇時,果報還自受」,也就是說,已經造的因,即使經過百劫,也不會消失,時機成熟的時候,果報就現前。所以我們自己造作的因,不管是善業或者是不善業,將來果報成熟一定在自己,就算經過一百劫,也不會消失的,因為業果不會成熟在泥土,不會成熟在石頭上,一定成熟在執取五蘊的心識上面,也就是未來我們的神識,它會因為執取五蘊的身體,而感受到痛苦與快樂。所以己經造作的業,不管是善業不善業,都得自己承受,無法分給其它人。

然而,很多人對這點有很大的誤解,有些人做生意失敗,沒有賺到錢,為了希望能夠轉好,於是抱著一個強烈的希望,立刻到上師那裡占卜、修法、打卦,找重要的上師做了很多的佛事儀軌,結果發現並沒有預期的效果,因此責怪佛陀、責怪咕嚕仁波切、責怪度母沒有事業能力。這個想法百分之百是錯誤的,因為我們現在是幸福快樂?還是窮困潦倒?完全是由於上輩子己經造作的因,然而卻在果報成熟,生意虧本倒致窮困潦倒的時候,把責任推給上師、推給本尊,說修法不靈驗,沒有事業的能力,這種想法肯定是錯誤的。

佛經裡說,我們所造作的業,它的果報並不是在這輩子就會現前的,是在未來逐漸成熟,因此我們現在所造作的善業,累積的福報,將來一定在自己取得人身的時候成熟,苦樂也一定是自己會遇到的。

現在很多人為了求財,到寺廟去求神問卜,以為可以立刻可以得到改變,這種情況百分之百是騙人的,為什麼?因為如果有的話,沒有比釋迦牟尼佛有更強烈的悲心了,釋迦牟尼佛利益遍滿虛空的一切眾生,沒有捨棄掉任何一個眾生,所以他也不會放棄我們,如果沒有放棄我們的話,為什麼現在我們大家都不是在西方極樂世界沒有痛苦呢?

所以這些自稱有神通能力,立刻可以讓你運勢馬上改變的人,千萬不要相信,百分之百是騙人的。所以就共通聖門的道路而言,應該要好好的重視業力因果,努力斷除十種不善業,也要好好的去做十種善業,應要順著自己的能力去惡行善,這應當就是新年新希望。

有一句說,貪瞋痴所為為不善,貪瞋痴的想法所做的事都是不善業,所以從無始以來,到未來的無量劫,只要尚未產生了悟空性的無我勝慧,我們都還會在輪迴裡面,受到業力煩惱的控制,不斷的投生,無法脫離輪迴而得到解脫的。

其實大家也非常了解,大家想一想自己這一生一定曾遇到許多痛苦,所以在過去的生生世世裡,其實己經受過很多的痛苦,並且在未來世也一定還要遇到很多的痛苦,所以在好幾輩子好幾輩子以前,都是如此過了一生,現在還是如此,未來也都還是如此的,所以在未來,我們投生在輪迴裡面的時候,當然是由於業力煩惱而投生,所以當近起因和俱有緣俱足的時候,果一定會出現,只要因已經齊備的話,果就不能消滅掉,舉例而言,如果投生在惡道的因和緣都齊備的話,就算佛陀用他的手也不能把他提到善道來,因為他投生在惡道的因緣都齊備了,因此之故,未來還要在輪迴裡面受到無量無邊的痛苦。

雖然我們都希望自己得到快樂幸福,可是什麼是快樂幸福呢?買了房子、買了車子,吃了很多豐盛的食物、穿著昴貴的衣服,這些就是快樂幸福嗎?我們覺得快樂幸福是身體的快樂幸福,實際上身體的快樂幸福不會發揮很大效果的。

因為從身體的出生而言,大都數的生命都是來自胎生和卵生,當然就人類而言只有胎生,所以得到身體的因是什麼呢?首先是父精母血聚集在一起,形成了身體,身體慢慢長大之後,要吃很多的食物,穿漂亮的衣服,住舒服的房子,而把身體慢慢照顧好之後,最後怎麼處理呢?當然是送到焚場去,除此之外沒有更好的方法。

所以我們一輩子花了很多的錢,每天早出晚歸辛苦努力工作,只是將來給焚場的狗和狐狸做食物的準備而已。所以應當好好想一想,是不是有什麼方法可以徹底的脫離輪迴,不要再遇到這種痛苦了,想一想這個問題還是比較重要。所以人行論裡面講,人類的身體比天神更加重要,就是因為他能夠去想這些問題,能夠去追求徹底脫離輪迴的痛苦。

我們從出生到現在,這一生裡做了很多的事情,但是這些事情有沒有給我帶來什麼成就,有沒有什麼效果呢?譬如說,一個人做生意,他賺了好幾億的財富,將來他死了,這輩子辛苦努力的財富帶走了嗎?沒有,那裡去了呢?親朋子女大家分一分如此而已,自己無法帶走任何東西,之前買了很多的房子、車子、或者是很多的親友眷屬部屬,死亡的時候,自己能夠帶走什麼呢?一針一線完全帶不走,死亡的時候,能夠帶走的只有自己的黑白善業,黑白善業的業力如影隨形,跟自己始終陪伴在一起,除此之外,這輩子所得到的財勢名利、眷屬親友完全帶不走。

現在我們就要好好的想一想,到底要做什麼事情,才能夠影響未來,下輩子不要再受到痛苦,要如何做才能達到呢?要做什麼事情,能夠讓遍滿虛空的一切眾生都能夠得到利益,要有這種想法,這種想法非常重要,就我們現在遇到內道釋迦牟尼佛的教法,特別是我們遇到的大乘的教法,更加特別的是遇到非常殊勝的。

法王子開示

2006年1月21日 由本協會於台北市政府親子劇場,主辦之【歲未跨年除障大法會】      
法王子 蔣康仁波切 弘講【跨越生死】

由「台灣銅色山五明發展協會」所主辦的【歲未跨年除障大法會】,我們非常榮幸的邀請到尊貴的法王子 蔣康堪袓仁波切,為大家主法這一次法會。今天晚上弘講的主題為「跨越生死」,法王子將告訴我們,現代人在混雜的人世中,如何安身立命?如何善用心念來經營自己的人生?如何在這一世找到人生的意義?又如何在茫茫的生死大海之中安然跨越。

在【法句譬喻經】中,有一段偈語是這樣說的:「『心』是一切志業的根本,心裡頭有了尊貴的希望,便會流露在你的言行之中。」請大家放輕鬆,以最專注的心來聆聽。
今天是2006年一月,主辦此次法會的單位「台灣銅色山五明發展協會」,以及許多的工作人員都非常的辛苦。今天也是西曆的新年期間,再過一星期就是中國人的舊曆新年,首先祝福大家,一切萬事如意!

一般而言,一切的眾生,都希望得到快樂,也都希望能遠離痛苦,相信大家都是相同的,但卻無法真正遠離痛苦,得到快樂,這一點可以說只要是有生命的眾生,其實都是類似的,有鑑於此,才會使內道佛法在印度流傳開來。

佛陀首先在鹿野苑初轉法輪,其次是在靈鷲山二轉法輪,之後又在不固定的幾個處所三轉法輪。佛陀所開示的這一切教法,由印度傳到了中國,也傳到了西藏,之後便在中國以及西藏逐漸的傳播開來。

期間雖然歷經數千年以上的時間,然而兩地在佛法方面,可以說有非常深厚特別的緣份,今天我以一個出家人的身份,與大家見面,就像老朋友見面一樣,內心特別的高興。

佛陀曾經向大迦葉開示:「外道的法,是靠身體的苦行,然而佛法的內容,主要是依於內心的精進實修。」至於外道身體方面的苦行,舉例而言,有些苦行者在艷陽天,站在太陽底下,身體的兩旁,還要點燃熊熊的烈火,在猛烈的炎熱之中修苦行,另外也有一些外道祭拜火神,或者是唸誦一些對創造主讚誦的詞句等等。

而內道主要是依於內心的苦修,這一點是最為重要的,所以依照佛陀的開示,在實修上,雖然身體和語言,也有必要經過辛苦的修行,但是內心的苦修是最為主要的部份,因此,在實修佛法的時候,向自己內心來做檢討反省就相當的重要。

西藏的上師,也經常談到向內心反省這一句話,雖然聽起來並不順耳,但是仔細想一想,裡面是有很大的精華,很深的意義。今天來的各位朋友,可以說是非常重視佛法,才會到這裡來。以西藏佛教而言,佛法的「法」從字面上解釋,就是調整、改變的方法,但是我們會問,到底要調整什麼呢?要調整的是我們內心的想法,由於調整內心的想法之故,使得身體的行為,語言的行為,也就能夠因此而得到調整與改變。

就身體方面的行為而言,對於傷害眾生、殺生、邪淫等等粗魯的行為,都是傷害其它眾生的行為,佛法就是為了能讓一切傷害眾生的行為,全部都能調整改變,改變成為寧靜、止息、調伏,不會傷害眾生,成為一個優雅高尚的行為。這種行為就是從佛法而來的,經由佛法從內心去改變身體的行為,所以「法」,字面上是調整改變的意思。

在語言方面又是如何呢?在言語用詞方面,平常我們所說的謊話,或者是罵人,說不好聽的話,甚至為了打壓對方,因而斥責對方、辱罵的語言,經由改變之後,就會讓我們在講話的時候,用的都是恭敬的詞句、優雅的詞句,這個是用「法」在語言方面得到的改變。

我們要了解,語言它充滿非常大的力量,如果將語言應用在壞的方面,會形成很大的憤怒,因此千萬不要把它應用在壞的方面;如果應用在好的方面,則一定會有很大的利益。能夠如此調整的話,在世俗講話方面便能得到很好的效果。

假設說今天是在台灣制定一個法律,規定人們的行為應當如此,不能夠如此;語言要這樣講,不能夠那樣講,否則就要處罰款,試想能發揮什麼效果呢?我想大概不能夠發揮什麼效果。因為假設執行法律的人不在的話,相信就沒有任何人會再去遵守這個法律,所以,出於自己內心去做調整而改變,跟為了要去服從地方的法律,而去調整改變,這兩者之間的差別是非常大的。

印度北方以前有一個國王(在過去的時代,都是騎乘大象),這個國王,為了把這個大象訓綀好,就請來了一個馴象師來教導大象,並且吩咐一定要把這頭大象訓綀到完全能夠聽話,也能指揮牠做什麼事情,如果做不到,就要將他處決 。

這個馴象師非常恐懼害怕,於是就拚了老命教導這一頭大象,將牠訓綀得非常好,也會聽話,於是把大象就交給國王,並且對國王說,這頭大象已經完全調伏了。國王騎乘上去之後,果然完全能按照騎師的吩附往左往右控制自如,國王非常高興,給了他很多的賞賜。

有一天,國王要到他的御花園去散步,於是就騎了這頭大象戴著王妃,一同快樂的到森林裡去,剛開始時一切都非常的順利,但是當走到森林裡的時候,突然遇到了一頭母象,這頭大象內心實在太高興了,因此就直接飛奔過去,不管怎麼控制,怎麼用鐵鉤打,大象都完全不聽使喚,完全失控,於是在一陣狂亂顛顛跛跛的情況之下,國王差點摔死,王妃也差一點掉下來,最後好不容易抓到樹枝,命才得以保住。

等到回到皇宮之後,國王非常震怒,命令馴象師立刻過來,國王生氣地說:「你根本沒有按照我的吩附馴服大象,這頭大象完全無法駕馭,明天定要將你判處死刑。」這馴象師驚恐異常,全身發抖問國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?國王就告訴他在森林裡面的事情,這個馴象師向國王報告:「我是馴象師,我所調伏的是大象的身體,至於能不能調伏,相信你一看就知道了。」

因此就把鐵條用火燒紅了,當靠近大象的時候,大象就躲避,要它往左就往左,往右就往右,因此馴象師就跟國王報告說,你已經看到了,我是一個馴象師,我所能夠調伏的是它的身體,不是去調伏牠的內心,國王非常驚訝,原來馴象師馴服的只是大象的身體。

於是國王又問:「究竟誰才能夠調伏牠的內心呢?」馴象師回答說:「調伏牠的內心,不是我們馴象師的責任,如果要談到調伏內心,除了佛陀之外,沒有任何其它的人能夠做到,即使馴象師也沒有這個能力。」國王聽到佛陀的名號之後,內心產生非常強烈的信心,也感到非常的高興,所以決定拜見佛陀,並從此進入了佛法之中。

所以提到調伏內心,只有佛陀有這個能力,因此馴象師幸免一死逃過一劫,由此可知,調伏內心是非常重要的。如果我們遇到痛苦,能從自已的內心深處去改變的話,才可能有比較大的效果。

譬如說,當我們得到一個命令,要求不能去打開房門去看房間裡面的東西,此時若有一個管理員擋住了門口,那大家都不會去看,但是假設管理員不在,也沒有人擋住門口的話,是不是要把它打開來看呢?當然把它打開來看,因為沒有法律約束。所以一樣的道理,假設內心根本都沒有想要去看的這種想法的話,不管有沒有管理人員,根本都不會去看它的,所以調整自己的內心這個部份是最重要的。

記得小時候在學校讀書的時候,老師規定不讓學生出去,一定關在房子裡面好好的讀書,這個時候,學生想要到外面去逛一逛的想法就會非常強烈,因此定會找一個老師不在的時間,趕快跑出去,到處逛一逛玩一玩,然後當老師快回來的時候,就趕快跑回來,就是這樣的道理。所以用壓制的方式,或許暫時會有一些利益,不過到最後卻不會有什麼用處的。

所以我們要了解,惡劣的行為,對於自己和對其他者,在眼前或在將來都有很大的傷害;如果是一個好的,優雅高尚的行為,對於自己和其他的眾生,不管在眼前或在將來,都會有很大的利益,關於這一點一定要了解,了解之後,好好的調整自己的身體和語言,一定會有不同的效果的。

總而言之,不管我們用什麼名詞來講,只要是傷害其他眾生的行為,就把它稱之為罪業;如果是利益眾生的行為,就把它稱之為善業,因此許多上師常常開示,隨時隨地自己要努力行善去惡,不要造作罪業惡業,要行善業。但是有些人可能也沒有學過佛法,不曉得什麼叫做罪業?什麼叫做善業?如果用容易了解的方式來講的話,就是凡是傷害其他生命的行為就稱之為罪業,凡是利益其他生命的行為就稱之為善業。

有了這種認識之後,如果能夠好好調整一下自已的內心並加以改變的話,那麼在這輩子及下輩子就會得到快樂。當然,要馬上將我們的內心、身體、語言這三方面都做一個非常好的調整改變,其實是非常困難的,不過如果逐漸學習逐漸學習,慢慢習慣之後,其實也是容易做到的。

我們從小的方面舉例而言,從前我在印度有養小狗,養小狗當然非常辛苦,因為小狗到處大小便,味道不好聞,但是如果當牠大小便的時候,稍為處罰牠一下,然後當牠要大小便的時候,把牠帶到外面去,逐漸牠就會知道大小便應當要到外面去,慢慢的當牠想要大小便的時候,他會在門口汪汪叫,自己跑到外面去大小便之後再回來。

我們看看一隻小動物,他都可以培養這樣的習慣。其實我們各種各類的煩惱也是長久培養的一個習慣而形成的,並且會有剌激他的外緣,才會導致煩惱的產生;以生氣而言,我們都是很容易發怒發脾氣的,譬如現在大家很輕鬆的坐在這裡,內心也不會發脾氣,但是,在什麼樣的情況會發生呢?就是突然有一個人用很不好聽的話來罵你,或者是看到自己的敵人來了,這個時候內心的憤怒就很容易爆發出來,這是因為我們多生多世以來己經培養這個習慣的緣故,所以只要稍為受到一點外緣的剌激,憤怒就會被引發。

所以相同的道理,最初要講慈心悲心都還很困難,因為好像一個非常陌生的名詞,完全無法了解,然而講多了,就會慈心悲心脫口而出,之後又聽老師上師再三的做講解,耳朵不曉得聽過多少次,關於慈心悲心的內容,於是內心就很容易知道,慈心悲心是什麼。更進一步的上師又教導,佛法要跟內心結合在一起,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去實踐,於是慈心悲心在日常生活之中就容易跟內心配合,容易流露出來,就是這樣逐漸學習的。

如果不是這種逐漸學習的情況,而說是與俱生俱有的天性,有人天生就有慈心、悲心,而有的人則一生出來就沒有慈心,沒有悲心,不是這種情況,一切都是經過學習之後養成的習慣,因此最理想的情況,應該是經常去幫助對方,如果這一點都做不到的話,至少也應該不要去傷害對方,能夠掌握這個原則來過一生的話,自己就可以在寧靜和諧快樂的情況之下過一生,如此就是以自己的內心,使自己的一生變得非常有意義。

我們這一生的壽命其實是非常短促的,或者八十歲、九十歲,了不起可以活到百歲,其實要達到這年齡都非常困難,所以這一生的生命其實非常短暫,在短暫的生命裡面,如果以一個不理想的情況而言,往往會遇到很多痛苦,譬如說,有一個大壞蛋,如果他有能力的話,可能會把這個世界都毀滅掉,像這種危險是有可能的。

而從小處來看的話,如一個家庭原本有許多財富,父母子女許多人本來快快樂樂的,假設裡面出了一個搗蛋份子,就會由於這個緣故,有可能因此導致父子之間反目成仇、家破人亡、兄弟鬩牆等。如果出生在這個世界上為人,卻給這個世界帶來很大的麻煩,實在是毫無意義。

不管你是承認佛法,或者是不承認佛法,凡是傷害人類的事情,世界各國都一致認為這不是一件好事,為什麼呢?譬如說不可殺人,殺人是犯法,不可以強盜、搶奪,這是犯法的,無論世界各國都是如此,因為不管是殺人也好,強盜、搶奪也好,都會對人類成為一種傷害,因此不僅僅是個人,世界各國都把它當作是一種不好的行為,所以慢慢的,大家都不會相信他,而且朋友會漸漸的遠離他,因此他會變成非常的痛苦,不快樂,內心也會非常的憂悶,敵人也會愈來愈多。

在這種情況下,使他經常會想到,別人是不是又要害他,又要騙他,因為四週都是他的敵人,如果在這種情況之下過一生的話,雖然是生為一個人,卻好像也不能算是一個人。

如果自己的內心非常的純淨、清淨,對於別人純粹是利他的想法,純粹是善良的心來對待他人的話,自己一定會非常快樂,這是一個自然的現象,所謂自然現象,就是不必去想它的原因,為什麼會這樣?只要對待別人的是利他、助他,同時有善良的心去對待他的話,自然而然自己就會生活在快樂裡面,這是一個自然的現象,不必去問為什麼。

就好比在泥土裡面,種了一顆花的種子,澆了水也施了肥料,有了陽光,泥土也有了營養,加上種子是好的種子,當這些條件都齊備的話,根本不用懷疑,百分之百會長出一朵花,因為這是一個自然現象。如果內心不清淨的話,身體的行為,也會非常的粗暴粗魯,雖然外表壓抑著自己的行為,表面上也頂禮、唸課誦法本,閉關過好幾年,可是卻沒有針對自己的內心來調伏,這樣子的話,只要有一天,遇到外緣的剌激,仍然會跟以前一樣,煩惱立刻現前。

前兩天,我在台灣的電視裡面,看到這麼一個報導,有一位師父,他經過閉關實修多年,出來的時候,身體看起來乾乾扁扁的,很瘦,一付仙風道骨的樣子,但是他看起來並沒有針對內心做一番徹底的調整與改變,而是注重身體和語言的苦行,因此當他離開閉關的地方,到了花花世界的時候,遇到了以前舊識的情人,就沒有辦法繼續保有他出家僧人的身份。

像這種情況,大家在電視上應當看過許多例子,所以如果不能夠調伏自己內心,儘管實修經年累月非常多年,但是,當有一天遇到外緣的剌激,這個時候,內心真正的煩惱就會立刻浮現出來,因此跟沒有實修以前又是完全一樣,沒有差別,所以,如果不是針對自己的內心,而只是注重身體和語言,端身正坐也閉關實修,當發生像前面所講的這種情況時,以前所修就完全浪費掉了,所以實修要小心謹慎。

就身體語言方面的作用力而言,其實有一定程度的,譬如說,一個運動選手不斷的鍛鍊他的身體肌肉,但是身體所發揮的能力一定有他的程度的,譬如說,他身體能夠跳到天空上面去,停留在天空裡面嗎?沒有辦法,因為身體本身的力量一定有一個程度。相同的道理,語言的作用力,也有它的一個程度,比如說我現在講的是藏文,聽英文的人聽不懂,聽中文的人也聽不懂,所以語言的本身一定有它的一個程度,身體和語言都是如此。

可是就內心而言,心裡面想,我要把三界全部消滅掉,或者是,我要利益遍滿世界所有的有情眾生,這麼廣大的想法,在我們內心是可以出現的,所以內心的能力,是可以發揮到無量的。現在我們講話的時候用的是語言,語言要依靠身體,但是身體有它一定的限制,將來總是會死亡,即使能活再怎麼久,也不過就是長命百歲,長命百歲之後必會死亡,身體也就壞掉了,而當身體壞掉之後,語言能力當然也就跟著喪失了。

然而我們內心的持續,是從無始輪迴一直持續到現在,還要繼續持續下去,譬如說,現在我的內心裡面有貪念,有瞋恨、有愚痴、有慈悲,有慈心和悲心,那就看在上輩子那個部份學習得多,累積得多,這一輩子在這個部份,它的力量就比較強大,所以內心本身許多的性質,是從以前不斷的持續到現在,在心的微細部份,是不斷持續下去的。

我們可以看到,有一些小孩子,很小的時候,他的內心非常的善良,氣質非常優雅,但是有一些小孩子,小時候就很容易發脾氣;有些小孩子,從小有愛心,有善良的心,而有些小孩子,看到小蟲就把它踩死,用石頭把它打死,一樣都是人,為什麼從小習慣就不同呢?因為內心不相同,這並不是父母教導的結果,不是爸媽教導他,你要常常發脾氣,跟別人吵架,但是為什麼小孩子從小個別的習慣都不相同呢?因為在他上輩子的時候,內心所累積的習慣,那個部份比較強烈,因為上輩子所累積的效果之故,所以這輩子,小孩子從小有的慈心強烈,有的悲心強烈,有的容易發脾氣,可見得,內心所累積下來的功德,它是堅固穩定的,所以要如何調整自己的內心,讓內心形成許多的功德,讓慈心、悲心、品德高尚,是非常重要的。

基於前面許許多多的原因,因此密咒乘的佛法,其根本處都是指向自己的內心。我們用一個比喻來說明,打靶的時候,一定有一個目標,而當我們實修佛法的時候,靶的部份是什麼呢?是我們自己的內心,所以所修的法一定要指向內心,指向內心要做什麼呢?朝向內心去調整改變,否則的話就會那兒有開示、有灌頂、有共修,就跟著到處團團轉,然而究竟為的是什麼呢?目的何在呢?自己完全不知道。

這就好像主人養了一隻狗,主人往東,牠跟著往東,主人往西,牠就跟著往西,沒有任何的理由,沒有去思惟。也好像樹木丟在大河流上,只好順流而漂,沒有任何的理由,是一樣的道理,一個人如果被別人牽著鼻子走,人家去那裡,跟著去那裡,就會像這種情況。

或者是拜見到佛法實修的上師僧眾,雖然會得到佛法的加持,累積廣大的福報,但是如果從實修的角度來看的話,就名實不相符了。

釋迦牟尼佛曾經開示過,將來佛法即將滅亡的時候,在這個世界上,穿紅色衣服、黃色衣服的人,都將不存在了,因此我們現在還能夠拜見上師,能夠聽到法音,可說是殊勝的緣份。

由於過去的業力之故,導致有些人,這一輩子都非常的順利,有些人則一輩子都窮困潦倒,不過我們仔細分析,實際上一切的境遇跟自己內心的想法,是非常密切相關的。

再舉例而言,好比一個家庭,夫妻彼此不和睦,其實他們最初認識的時候,內心是互相喜歡對方的,心裡面也有愛慕之意,即使只有五分鐘講講話,也感到非常高興,之後慢慢熟悉了,一旦結婚、生了小孩,長期生活下去,看到對方逐漸沒有那麼喜歡了,慢慢就不想見到對方了。

其實他們最初見到的時候,跟現在見到的這個人,是相同的一個人。如果說,他本來就是一個大壞蛋,是固定不會改變的,如果他是壞蛋,那應該開始看到他就不喜歡,可是一開始因為內心往好的地方想,因此覺得他很好,故產生愛慕之意,想要跟他過一輩子,而今卻把他認定為是個大壞蛋,世界沒有比他更壞的人,看到他的時候,內心就會非常憤怒。

可見得是自己內心想法的改變,內心對他的界定產生的改變,其實所見到的這個人,從前到現在還是同樣一個人。或許這個人,以前到現在有一點改變,發生什麼改變呢?可能眼睛臉頰上多了些皺紋,頭上多了幾根白髮,除此之外,生活了一輩子的這個人改變不是很大的。

我們舉了這一個夫妻不和睦的例子而言,假設對方確確實實是一個大壞蛋,應當在最初見時候,沒有一個人會喜歡他的,一看他就會很生氣的,就想要去打他的,因為他根本就是一個大壞蛋,但是,不是這種情況的,可見得,好跟壞並不是在環境上面形成的,一切都是依於自己內心的想法。

再就食物來做一個例子,譬如說辣椒,喜歡吃辣的人,吃到辣的食物覺得非常高興快樂,非常的香甜美好,但是有一些人不吃辣的,稍為沾到一點辣的就淚水直流,非常的難過,就會認為辣的食物不好吃。可見得,食物好壞的性質並不存在於食物本身,而是存在於自己內心的想法。

今天所講的這個內容歸納起來,就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,生命其實是非常短暫的,在短促的一生裡面,應當以自己的內心使自己快快樂樂,能夠這樣子來過一生的話,那就非常好,不管是學習佛法,或者是不學習佛法,能夠讓自己一生過得快樂,是相當重要的。

如果要讓一生過得快樂的話,其實並不在於外在環境,而是由內心形成的,因此如何才能使自己一生幸福快樂呢?這不僅是很重要,而且是有方法的。因此,要好好的去調整自己的內心。

雖然我們所遇到的外緣,也扮演某種程度的角色,但是主要還是應當以自己的內心為主,所以所謂的善行善業也要靠自己的內心。所以如果有一天,自己遇到困境,內心痛苦不快樂、憂慮的時候,應該要立即警覺、好好反省,認真的去調整改變一下自己的內心。

雖然我們嘴巴上講好像非常容易做到,其實並不容易做得到,大家應該有很多的經驗,想要去調整自己的內心,其實沒有那麼容易的,但是我們嘗試去做,慢慢的養成一種習慣,內心的力量越來越強大,到了某一天,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,自己的內心仍然能夠放鬆,仍然能夠處在快樂之中,可以這樣做到的。

一般的情況,很多人遇到辛苦困難的時候,會找一個老朋友跟他吐苦水,講自己的困難,如何如何…,如此如此…,對方也會安慰你要往好的方面想,告訴你這樣想、那樣想,自己也會說,這一點我了解,這一點我知道,但是雖然知道要往這方面想,可是卻做不到,還是會鑽牛角尖,內心還是感到很痛苦、很困難。稍為遇到一點外緣的剌激,還是很容易憤怒發脾氣一樣,因此應當想一想,逐漸逐漸的去改變它,立刻要改變當然是非常困難的。

總而言之,一切都是由業力所形成的,但是個別而言,形成業力雖然靠著外緣,但是主要也靠著自己的內心才會去引發這個業力的。

例如遇到一樣的困境,有些人痛苦無比,晚上睡不著覺,最後導致自殺,但是一樣的困境,另一個人遇到的話,他的內心卻能坦然處之,還是非常的快樂,兩個人所遇到的困境完全一模一樣,但是形成的局面卻完全不相同,這就是內心能不能夠坦然處之,能不能放鬆。

所以也許大家將來某一天當遇到自己生命困境的時候,把我今天所講的這些內容好好的想一想,希望到那個時候還能夠想得起來,分析分析一下,今天所講的這些內容是不是這個樣子,希望能夠給各位帶來很大的幫助,因為了解到這一點,對於大家將有很大的利益之故。

今天給大家講了這些內容,並不是說大家將來不會遇到困難,因為在這個世界上,沒有困難的人根本不存在,因為從外表上看來,有一些人是大富翁,生活都非常的順利,其實他所面臨的困境壓力也非常的沈重,世界上根本沒有一個人是不會遇到困境的,這就是輪迴,我們投生在輪迴之中,輪迴的性質就是痛苦,不可能超越痛苦之外的,所以將來遇到困境的時候,應當使自己好好的學習佛法。

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,使自己面臨困境的時候,內心仍然在快樂之中,不管遇到任何的困境,自已仍然能夠在快快樂樂的情況之下來過自己的一生,這個方法要好好的找一找,因此今天這些內容非常重要,所以特別跟大家來講一講。在藏文裡面「法」是調整改變的意思,調整改變自己的身語意三門,成為利益一切的眾生,這種調整、改變的方法,稱之為「法」。



今天我們所作的講解就講述到此。謝謝!

我們非常謝謝尊貴的法王子 蔣康堪袓仁波切為我們的開示,我在想法王子來到台灣,大概也看到我們的新聞了,知道台灣的離婚率是三對就有一對,還有一點就是,台灣養孩子非常的昴貴,大概一個孩子的養成,從嬰兒的出生到大學畢業,至少要花一千萬左右,養個孩子大概少一間房子,所以法王子今天非常慈悲的告訴大家,我們處在現今這麼惡劣、壓力這麼大的環境中,如何找到自己的內心,這個內心是最深沈的、最柔軟的、也是最真誠的,一個慈悲的源頭,凡事要學著用隨緣、隨力、隨喜、隨份的心,為週遭的人做奉獻,這就是「銅色山」的理念-「對人類的奉獻有多大、福報就有多大」,我們希望能夠將法王子帶領我們的大圓滿法讓它生活化、年輕化,而且讓它全球化,但願我們都能隨著法王子「跨越我們心靈的一小步、邁向解脫的一大步」。

頂果欽哲法王

恭敬心是修行的核心,如果我們心中只存有上師,不管發生什麼事,都當成是他的加持,而當一切思想都充滿對上師的恭敬心時,就會自然產生信心,如果我們能以這種恭敬心來修行,它本身就是祈禱,唯有藉著恭敬心,才能體悟絕對的真理。

敦珠法王

「行」就是能真正觀察自己善惡念,每當念頭生起時,就深入觀照它的真性,既不追憶過去,也不幻想未來,既不允許攀緣快樂的經驗,也不被悲傷的情境所征服,此時,你試著到達和維持在完全平靜的狀態中,一切好壞苦樂都消失了。   只要歇息在此純真、開放和自然的境界中,就可以獲得渾然天成的自我解脫

尊貴的 貝諾法王口傳大圓滿掌中佛

2005年10月,尊貴的 貝諾法王親臨本協會開光灑淨,為大眾口傳大圓滿掌中佛,並開示:「許多人都認為大圓滿法非常殊勝大圓滿法的確如此殊勝,但最重要的,還是我們自己內心的煩惱,要先消除清淨,才有辦法了悟大圓滿的法。 修習大圓滿法必須依止具德的上師,弟子也必須具足各自的福報因緣,當上師跟弟子相應了以後,大圓滿教法自然就會了義。大家若想修持金剛乘的教法,必須依照次第修學,不要想太多,不要生很多的氣和有很多的雜念,應該以很純淨的心,來修持金剛乘的教法,如此修行才會有成就。」